中文亚洲无线码av|亚洲欧美高清麻豆综合|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|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|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|亚洲欧洲一区二区综合精品|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线|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

川南地區(qū)綜合性門戶網(wǎng)站

訪談劉濤:任何時代,自主學習能力都是學生的核心競爭力

雜談川南在線 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4-05

涼水井在2018年成為“自導式教學實踐?!敝螅k學質量提升很大。為此,本刊專訪了自導式教學創(chuàng)始人、原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劉濤老師。

關于自導式教學,劉濤院長有兩個定位:一是落實雙減政策、提高教學質量的利器;二是提高薄弱學校教學質量的利器。

1.jpg

劉 濤 

原四川省教科院黨總支書記、院長

“自導式教學”改革領銜人

2.jpg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劉院長好!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自導式教學產(chǎn)生的背景?

劉濤: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在瀘州教書,從一線教師成長為校長,縣教育局副局長、局長。那年頭我們的教育拼的是汗水,講“四苦精神”——校長苦抓,老師苦教,學生苦讀,家長苦陪。

我一直在追尋如何實現(xiàn)輕負擔高質量的教育,2010年擔任瀘州市教育局局長后,我決定改變那種苦教苦學和滿堂灌的教育。2015年調到省上之前,我在瀘州做了三件影響較大的事情:一是提出“兩增兩減一提高”的教學結構改革;二是推進群文閱讀;三是高品質學校建設。

兩增兩減一提高,就是增加學生課前預習時間,減少學生作業(yè)時間;增加學生課堂自主學習時間,減少教師講課時間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。

為什么叫結構改革?實際要解決的是教學流程,即重視預習,重視學生的課堂學習。我認為,人這一生,自主學習能力是最基礎的,一個人不把這個能力培養(yǎng)起來,走出校門后怎么辦?2016年芬蘭的教學改革,也提出學生最基礎的能力就是自主學習。

實踐發(fā)現(xiàn),“兩增兩減一提高”對一些薄弱學校尤其有用。我舉兩個典型代表,古藺縣二郎鎮(zhèn)的復陶中學和瀘州市江陽區(qū)的忠山小學。復陶中學在赤水河邊,位置類似涼水井,非常偏僻,但幾年后教學質量就沖到全縣前三,吸引周邊很多學校來取經(jīng)。忠山小學生源以農(nóng)民工子女為主,此前一直辦不好,用我這個辦法質量很快提升了,區(qū)政府給它修了一個新校區(qū)。

2017年我在“兩增兩減一提高”的基礎上提出自導式教學,要求老師設計一案四單,一案是教案,四單分別是預學指導單、預學檢測單、鞏固訓練單和作業(yè)單。一案四單是支架,是為培養(yǎng)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服務的,自導式教學的目的是培養(yǎng)學生自主學習習慣、方法和能力。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這和先學后導、導學案等,有什么區(qū)別?

劉濤:有根本不同。導學案是上課之前學生自學,然后把老師布置的題做了。而自導式教學的流程是,學生先預學,課堂上老師進行檢測和監(jiān)督。四單中的預學指導單,就是老師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,核心在培養(yǎng)自學能力,而不是做題。

自導式教學,是把“以教為中心”改為“以學為中心”,但不反對傳統(tǒng)的講課形式。過去講的師高弟子強,這話不錯,但重心應該放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(yǎng)上。但老師怎么講,講哪些內容,這需要厘清。它不像翻轉課堂,也不像先學后導。40分鐘一節(jié)課,前10分鐘是預學檢測,后面10分鐘是鞏固訓練,中間20分鐘是老師的講課時間,這20分鐘要解決學生自學中遇到的難題,老師點撥不可缺少。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自導式教學法在古今中外的學術上有無傳承?您覺得它對中國基礎教育的最大價值在哪里?

劉濤:從孔子辦學開始,就很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?!安粦嵅粏ⅲ汇话l(fā)”,啟發(fā)式教學一定要培養(yǎng)學生的自學能力。

至于自導式教學的意義,我個人認為,信息化時代來臨后,學生離開老師,憑借人工智能當然也可以學習,但牽扯到思維層次或情感因素層面的問題,人工智能是很難解決的,這很大程度得靠教師給學生引導。

我經(jīng)常講,培養(yǎng)學生就是要培養(yǎng)他會學習,會學習的表現(xiàn)就是自主學習能力強,這背后有方法和能力的問題。國際上很多人認為培養(yǎng)學生能力的終極目標是培養(yǎng)邏輯思維,這個我不反對,但怎么培養(yǎng)邏輯思維能力,我認為首先得解決他的自主學習能力。

回想一下,為什么很多學生覺得應用題難,就是他自主學習不行,讀不懂。自主學習能力,一定是未來確定人才高下的核心能力。你看凡是學霸,一定是自主學習能力很強的。而自導式教學,無外乎是培養(yǎng)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路徑。

3.jpg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自導式教學的有效落地,您認為學校需要做好哪些基本功?

劉濤:我認為,搞教學改革的關鍵在校長,成也校長,敗也校長。搞改革,校長一定要有三氣。

第一要有勇氣。改革是有風險的,沒有破釜沉舟的精神,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,改革很難成功。第二要有底氣。校長對教育必須有很深的認知,凡是不懂業(yè)務、不懂課堂、不懂教學的校長,很難成功推動一項改革。第三要有睿氣。改革肯定會遇到不少問題,如果校長不會去診斷、調整、開處方,改革肯定要失敗。

有些人說自導式教學的實踐關鍵在老師,實際不是。自導式教學是教學流程的調整,不否定老師過去的比如啟發(fā)式、參與式、討論式、小組合作式等教學方式,它是對這些教學方法的重組,教學流程的再造,不是推倒重來。只要校長堅持去推,變化就會出現(xiàn)。

像涼水井,之前課改搞了很多年,但沒有很好解決質量問題。2016年我第一次去看,看了后覺得有道理,給了一些指導和建議,學校做出調整,很快就解決質量問題了。

因此自導式教學的改革落地,關鍵在校長,而不是老師的問題。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涼水井在2018年成為“自導式教學課題研究實踐校”,之后辦學質量突飛猛進,您覺得背后有哪些重要因素或經(jīng)驗可以梳理?

劉濤:我先說校長,吳舸是一位非常優(yōu)秀的校長,而且?guī)ь^做業(yè)務,業(yè)務水平也很高。所以我說校長很關鍵。

我2016年去時,涼水井學生的自主管理已然很不錯了,學生也很活躍,課堂自主性也有了,小組合作學習、小老師什么的都搞好多年了。

這里我解剖一下自導式教學里的幾個關鍵問題。一是很關注學生對教材的解讀和預習,實踐證明教材中約70%是學生讀得懂的,這些就可以甩給學生自學,學生讀不懂的地方老師進行指導。

實踐證明學生厲害呀,你到?jīng)鏊?,老師出差一周,學生照樣能把課上起走,可能上不到很深、很好,但能上起走。

在督促學生預學這塊,老師要給予方法指導;每堂課開頭要進行預學檢測,檢測學生有沒有讀懂那70%左右的基礎內容。長期督促,堅持檢測,學生慢慢就能養(yǎng)成預學習慣,習慣一形成,自學能力一上去,學習質量就提高了。

第二是小組合作學習。之前涼水井沒把小組合作學習搞懂。我們得清楚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。像小組討論,有些差生討論不上,搞不懂,怎么辦?小組合作學習的落腳點在哪?我認為有兩點:一是幫扶,結對子,優(yōu)生幫差生搞懂;二是老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,看看學生有沒有突破、創(chuàng)新,有沒有新的思路。

我有個結論,小組合作學習凡是搞6到8個人一組的,小組討論時間很難滿足每個學生都能發(fā)言,沒有發(fā)言的學生通常是差生,這樣對差生的幫助訓練就達不到。我個人認為小組合作學習不能超過四個人。自導式教學,分自學、對子學和小組學三個層面,這些環(huán)節(jié)真正保證了學生的主體性。如此一來,對預學檢測了,小組合作學習把差生幫助了,然后課堂訓練對小組合作學習質量進行檢測。兩輪檢測下來,老師對學情就很清楚了。

我講的這些,是過程和質量的監(jiān)督、監(jiān)測。這些步驟落實了,教學質量就能提升。

4.jpg

5.jpg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從重構師生關系層面看,自導式教學強調寬松的氛圍,老師一改管教和灌輸?shù)慕巧?,給學生以自由。涼水井的管理模式,您能否點評一下?

劉濤:第一個層面,自導式教學要解決以學為中心的問題。怎么體現(xiàn)以學為中心?教材在老師沒講之前學生先學。重難點,在小組合作學習和老師的點撥下解決。這樣老師灌輸?shù)某潭染痛蟠笙鳒p了。

至于寬松的氛圍,這涉及學生觀。傳統(tǒng)的教學認為,學生必須被管教、被約束。我個人認為,搞教育一定要尊重學生,給他自由,這有利于發(fā)揮他的主觀能動性。師生關系好了,提高教學質量就有基礎了。

我現(xiàn)在指導的學校在搞生命教育,分四個層次:首先是尊重學生,因為他是生命;第二喚醒學生,不是所有學生都開竅了的,沒開竅的,認知沒達到的,需要被喚醒;第三服務學生,學生是學校的服務對象,為學生服好務是領導和教師天職;第四是成就學生,我們要做人梯,把學生培養(yǎng)好,讓學生成長為時代新人,我們搞教育的一定要有這個基本認知。

涼水井的管理模式,跟校長有直接關系。中國的教育發(fā)展到今天出現(xiàn)這么多問題,責任在校長。校長必須植根于課堂,我不管是做校長、教育局局長,還是省教科院院長,非常喜歡去課堂聽課?,F(xiàn)在有一種錯誤認識,認為校長進課堂研究教學是沒有抓住學校工作的重點。我想請問持這些觀點的同仁,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心是不是在課堂?校長提高教學質量的重心肯定在課堂主陣地!課堂是最辛苦的,就像種莊稼一樣,要彎腰下去!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您認為這種管理模式可以移植嗎?

劉濤:我指導的學校里,像涼水井這樣,晚自習和學生宿舍一個老師值班就能管好的,目前還沒看到第二所。

我一直強調習慣和方法的重要性。習慣很寬泛,比如做人、自我管理、自學、慎獨等等。學生一旦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,學校和家庭就會輕松很多。

但涼水井這種管理很難照搬,因為土壤和文化不一樣。涼水井大膽相信學生,是擔了很大風險的。我認為難以大面積推廣的原因在于,一是認知,學生有沒有這種自我管理能力;二是擔心安全事故,現(xiàn)在很多學校就是怕出事才不敢改革。

6.jpg

▲2020年6月,劉濤院長與同事赴涼山州昭覺縣四開片區(qū)調研,開展幫扶工作

7.jpg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我們從涼水井看到,學生減負、教師減負和教學質量提升,三者都兼顧到了。近年教師疲憊,是一個熱門話題。

劉濤:這么多年,我始終在思考教育的輕負擔和高質量。涼水井老師不坐班,晚自習輪值一個老師就夠了,這在全國都罕見。這靠的是學生和學校的共同努力。

十多年前我在瀘州納溪區(qū)的上馬中學搞過一次現(xiàn)場會,主題是學生的自主管理。其實學生管學生很厲害的,身份平等,公平性還很強,比老師管學生產(chǎn)生的沖突要少得多。老師管學生,方法不當還容易造成學生心理出問題。

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(yǎng),重在主動兩字。世界上有不少研究學生內動力的理論,我覺得可以從幾大維度分析。一是哲學層面,從內因和外因的關系講,學生肯定是內因,內因不努力,老師再累也難出好的效果。二是冰山理論,人的潛意識就像藏在海平面下的冰山,浮在表面的只是冰山一角。學生潛意識開發(fā),一般認為有三大條件:充分尊重學生,相信學生能行;任務一定要恰到好處,太難或太容易都不行;發(fā)現(xiàn)優(yōu)點就鼓勵。

涼水井的生源,起初是很差的,但被老師喚醒,習慣和能力養(yǎng)成后就很厲害了。

至于老師負擔重,很多人歸因于非教育事務過多,我認為不是這樣。一般迎檢的任務,大多數(shù)是落在行政和領導頭上,真正一線老師沒太多非教學負擔。

但我發(fā)現(xiàn),當前教育教學中有兩個怪現(xiàn)象:一是磨課。有的學校提二磨三磨甚至四磨。磨課的針對性是什么?是在老師備課的基礎上來磨的。這些年流行公開課、賽課,背后是很多老師集體智慧的結晶。但這種公開課有多大作用?哪個老師平時上課能上到這種水平?磨課擠占了老師太多時間和精力。

磨課可以磨,但要講辦法,我主張老師們假期時分工備課,上課之前再集體磨課,在磨課的基礎上根據(jù)學情各自進行修改調整。自導式教學的一個好處是,課前老師忙一點,但課堂上就比較輕松,課后作業(yè)我要求減一半。

老師另一個大負擔,就是教學時長。以初中為例,課堂一天八九節(jié),課后服務一天兩節(jié)或三節(jié),按一般的班師比,一個老師一周按二十節(jié)課算,每天四節(jié),還要批改作業(yè)、備課,負擔太重了。

8.jpg

9.jpg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自導式教學的實踐,目前處于什么階段?有無共性的難點?

劉濤:自導式教學改革主要在四川學校,全國有十一個省市在用自導式教學。自導式教學最初是在初中實踐的,之后發(fā)現(xiàn)小學和高中也可以搞。原來我覺得小學要到高段才行,實踐發(fā)現(xiàn)只要學生學了拼音后就可以開展自導式教學。

當下自導式教學的瓶頸,一是備課沒有可仿制的教輔資料,老師備課沒有參考資料模仿,比較辛苦。我反復講,自導式教學就是為了解決老師備課水平不高的問題?,F(xiàn)在很可怕的是信息技術發(fā)展很快,教案標準化程度很高,但老師的教案針對性差。當老師,最核心的就是備課。今天中國教育界,懂行的校長抓備課,不懂的他不在乎教案是抄的還是怎么來的,只要分數(shù)上去就行。當前部分教師照抄教案,不會備課,這是中國基礎教育最大的問題。為什么很多學校質量提不上去,就是沒解決好備課的質量問題。

第二個瓶頸,是對自導式教學的認知、認識不夠。為什么自導式教學沒開大型會議,但十多個省都有學校跟著在實踐,就是那些校長認識到它的有用性了。

這兩個瓶頸,背后還是一個學習和讀書問題。像高手,能夠駕馭教材,尋找大量的資料作為營養(yǎng)輸送給學生。這樣的老師,自主學習能力是很強的。

當老師,起碼要做到兩點,一是清楚上一堂課的教學目的。教學一定要體現(xiàn)不同學業(yè)層次學生需要達到的學習目的,特別要思考班上后20%學生的教學要求,課堂教學要托底。二是研究教材。找準教學重點、難點和關鍵,細分師教生學的內容,思考教學流程。課堂教學改革的著力點,就是落實“以學為中心”的教育思想,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。

自導式教學,克服了老師抄教案的現(xiàn)象,因為沒有現(xiàn)成的可抄,但這也成為自導式教學推行時遇到的一個阻力。不過2024年開始,我準備解決這個問題了,把小學和初中主要學科,按一案四單先設計一套教學資料出來,當然消極影響是容易把一些老師變懶,但能讓學生受益大,就值了。

10.jpg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近幾年,涼水井超過一半的生源來自城區(qū),這樣的鄉(xiāng)村教育振興典型,自導式教學實踐校中還有嗎?

劉濤:自導式教學,我對它有兩個定位:一是落實雙減政策、提高教學質量的利器;二是提高薄弱學校教學質量的利器。

薄弱學校,師資水平一般比較差,老師講不清楚就少講,不如把精力更多放在對學生的培養(yǎng)上。像涼水井,之前的師資水平也很一般,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起來后,質量就躍升了。

這類薄弱校轉型成功的例子很多,像古藺縣的復陶中學、合江縣的白鹿中學、宜賓高縣的嘉樂中學。像嘉樂這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初中,生源流失得只剩兩三百了,推行自導式教學兩三年,生源升到六百多人,關鍵是教學質量也攀升同層次、同片區(qū)第一。去年教育部遴選教學方法改革實驗學校,四川獲評六所,其中鄉(xiāng)鎮(zhèn)學校只有一所,就是嘉樂中學。這個學校的校長黃守龍是教體育出身的,但他下決心推自導式教學,效果非常不錯。

11.jpg

12.jpg

《新潮·新教育家》:人工智能時代降臨,人類的學習模式勢必改變。在這一背景下,您覺得自導式教學有無進一步的完善空間?

劉濤:最近有院士稱教育到了拐點。我估計未來五年,機器人上課就會出現(xiàn)。真到那一天,老師角色肯定要有大調整。但不管時代怎么變,人工智能怎樣發(fā)展,自主學習能力是永遠不能丟的。比如我拿到一款最先進的手機,怎么用,這就是學習力的問題,自主學習能力的背后就是學習力。

我這幾年在研究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,自主學習跟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息息相關。自導式教學,落腳點還是在研究人,挖掘人的潛力是教育的恒遠主題。

(來源:新教育家 文/高洪云)

編輯:肖昂


關注川南在線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