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7-28
很多來醫(yī)院就診的肝病患者,醫(yī)生都會推薦做一個肝彈性檢測,又叫“肝臟的瞬時彈性硬度檢測(FibroScan)”,能夠檢測肝臟硬度值與組織學纖維化程度以及肝脂肪變程度,監(jiān)測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纖維化進展程度。
什么是肝纖維化?
肝纖維化是指肝臟內(nèi)彌漫性纖維結締組織沉積,是多種慢性肝病(比如慢性乙肝、慢性丙肝、藥物性肝、自身免疫肝病、代謝性肝病等)進展的橋梁。
臨床工作中若能早期識別肝纖維化,并給予恰當有效的干預,則有望延緩或阻止肝纖維化的進展,延長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。
什么是FibroScan及其優(yōu)勢?
FibroScan是利用振動控制的瞬時彈性成像技術來評估肝臟的硬度值,彈性數(shù)值越大,表示肝組織硬度值越大。適用于各種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炎、脂肪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所導致的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檢查,并且對健康人群肝臟基礎情況有很好的篩查作用。
最大的優(yōu)點是無創(chuàng),而且能夠快速對肝臟纖維化作出診斷,精確度高、重復性好,完全避免了肝穿刺帶來的創(chuàng)傷,并且對纖維化各期的分級診斷準確性在80%以上,是唯一可以媲美肝穿刺活檢結果的無創(chuàng)檢測方法。
報告組成及解讀
做完檢查后,會得到下圖的一個報告單
可是,很多患者卻不懂自己的這個報告單如何解讀,不知道自己的肝硬化程度。
我們用最簡潔的語言和方法,教大家快速看懂自己的肝臟病變。
其實,肝彈性報告看肝硬度測定值(LSM)和控制衰減指數(shù)(CAP)2個指標即可。
肝臟硬度測定值(LSM)
LSM體現(xiàn)肝纖維化程度,單位為千帕(kPa),數(shù)值測量范圍是2.4~75.4kPa,數(shù)值越大,表示肝組織質地越硬,纖維化程度越嚴重。
肝纖維化程度按彈性數(shù)值分為F0、F1、F2、F3和F4,5個等級,分別為:
LSM<7.3:F0 — 無肝纖維化,F(xiàn)1 — 輕度肝纖維化;
LSM 7.3~9.7:F2 — 中度肝纖維化;
LSM 9.7~12.4:F2-F3 — 中度肝纖維化;
LSM 12.4~17.5:F3~F4 — 重度肝纖維化;
LSM>17.5:>F4 — 肝硬化。
實在記不住數(shù)據(jù)的患者也沒關系,直接將測得的數(shù)值kPa與報告右下方的標準數(shù)據(jù)軸相比較,對比數(shù)值落在數(shù)據(jù)軸的部分可以了解肝纖維化程度。
肝臟硬度值與組織病理學分期的對照參考標準
?、倬G色部分(<7.3 kPa,F(xiàn)0-F1級):肝臟彈性處于正常狀態(tài);
?、邳S色~橙色部分(7.3-17.5kPa,F(xiàn)1-F4):肝臟發(fā)生了纖維化,數(shù)值越大,纖維化程度越重。
?、奂t色部分(>17.5 kPa,>F4級):肝臟發(fā)生肝硬化。
也就是說綠色數(shù)值部分肝臟狀態(tài)良好,越往后,肝纖維化程度越嚴重,紅色的就成了肝硬化。
控制衰減指數(shù)(CAP)
CAP:評估肝臟脂肪變程度,單位為分貝/米(dB/m),同樣,將這個數(shù)值與報告左下方的標準數(shù)據(jù)軸相比較,就可以判斷肝臟脂肪變程度。
(CAP)值與組織病理學分期的對照參考標準
①綠色部分(<240 dB/m):肝臟基本沒有脂肪變;
?、陔S著顏色的加深,肝臟脂肪變的比例就逐漸增加。
CAP238 脂肪變 <11%,
238~259 脂肪變 ≥11%,
259~292 脂肪變≥34%,
292以上 脂肪變 ≥67%。
適用人群
1、各類普通人群的肝臟健康狀況篩查;
2、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,包括甲肝、乙肝、丙肝、戊肝,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患者;
3、長期飲酒,熬夜、飲食不規(guī)律,患有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病等患者;
4、既往病史提示肝硬化的患者;
5、因疾病需要,長期服用具有肝損傷的藥物治療的患者。
FibroScan檢查的局限性
盡管FibroScan有眾多優(yōu)勢,但也不是“一招鮮、吃遍天”的。
1、肝臟彈性硬度檢測的影響因素較多,受肝臟炎癥、水腫、膽汁淤積等影響;
2、存在一定的診斷灰區(qū),需要結合血常規(guī)、肝功,B超等檢查來綜合判斷;
3、肝臟彈性硬度檢測無法檢測肝臟炎癥病變程度;
最后,對于臨床通過全面檢查仍無法判斷的肝病,依然需要進行肝活檢病理檢查。
檢查注意事項
1、肝臟彈性硬度檢測應在空腹或餐后2小時進行;
2、有黃疸、腹水的患者不建議做,因為結果不可靠;
3、過度肥胖、肋間隙過小的患者也不建議做。
檢查地點、時間
地點:西南醫(yī)科大學附屬醫(yī)院忠山院區(qū)門診五樓A區(qū)超聲醫(yī)學科
時間:周一至周日 08:00-17:30
咨詢電話:0830-3165230
便民小貼士
李明星
超聲醫(yī)學科 教授
擅長各類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、泌尿系疾病、婦產(chǎn)科疾病、外周血管及淺表器官疾病的超聲診斷,先后在西南醫(yī)科大學附屬醫(yī)院開展了十余項超聲診斷新技術:如超聲引導多種穿刺術、術中超聲診斷、術中腹腔鏡超聲診斷、實時三維超聲、超聲造影等。
周靜
主治醫(yī)師、講師
從事超聲診斷,超聲造影,教學工作20多年,對腹部超聲診斷有著豐富的臨床經(jīng)驗,擅長超聲造影、超聲造影引導下穿刺活檢(肝臟、胰腺、前列腺等)、腫瘤(肝臟、甲狀腺)消融微創(chuàng)術等介入超聲診療新技術。
(來源:健康西南 文/侯超 廖禮國 鄧家琦 圖/部分來源于網(wǎng)絡)
編輯:李永鑫
關注川南在線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